大数据告诉你:新时代爸爸到底有多会带娃【新妈课】

2016-06-30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妈课 人阅

来源:新生代妈妈育儿微信公众号-新妈课;责任编辑:Wolt;更多新妈育儿经验分享,辣妈主张,亲子早教、成长问答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inmake521】

作者 | 爸爸真棒团队

数据提供 | DDB中国策略团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 ID:babazhenbang转载已获授权)

在2015年里,国际知名的4A公司——DDB中国的策略团队,进行了一次新时代中国爸爸的前沿洞察调研。

本次调查的定量研究对象覆盖上海、北京、成都,采取900位70、80年代出生的爸爸为样本,在量化的数据研究之后,再结合了“采访、约稿、和投稿等信息,为定性定量研究中发现的洞察,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佐证。

今天与您分享“新时代好爸爸最趋向认同的七大育儿观”这一报告,本报告中的数据来自DDB中国爸爸趋势调研。

本文漫画为爸爸真棒原创,本报告中的人物语录全部摘取自曾采访和分享故事的爸爸们。

Part 1:爸爸是块试验田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新时代的爸爸们最大的一个困惑即是:我该如何做个好爸爸?在参与调查的爸爸中:

42.2%的爸爸感觉“我时有把握,但又时有怀疑”;

15.3%坦承“我经常觉得束手无策”;

79.4%的爸爸同意“现代的孩子教育模式发展太快了,我自己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我们在定性调查中深入探寻了这种困惑背后的原因:

年轻爸爸们多为独生子女,初为人父,缺乏借鉴和参考。

社会价值的快速变化,现代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间高速发展,科技、经济以及社会价值观都在不断更新变化,很多人难以跟上并适应这种发展速度。

6个大人对着一个孩子的现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爸爸的复杂度。

新时代的爸爸们对于以应试为目标、某种程度上会扼杀“人”的独特性和创造力的中国教育体制深感担忧。

在这种现状之下,中国这一代的年轻父母不得不努力寻求方法以尽量减少中国体制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伤害,在全球化的视野里思考中西育儿方法的适用性,试图探索对孩子来说的最佳育儿途径。

41岁,青年企业家,1儿1女的爸爸

“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必须将自己脑中仅存的一点经验彻底抛弃,我们的成长经历再成功,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不可复制的。”

Part 2:爸爸们的7大现代育儿观

在上述背景之下,新时代的爸爸们,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育儿观

1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

如果说老一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像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那么新时代的父母们则更懂得接纳和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他们主张顺应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 想要培养“一个拥有自身闪光点的孩子”。

38岁,外企市场总监2个男孩的爸爸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做家长也没有什么可以吃遍天下的“一招鲜”,只能尽量顺势而为,让孩子的优势得到发展,劣势也得到提高。”

2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灵魂

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秉承三纲五常的人伦道德,父为子纲,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而深受西方文明浸染的新世代的年轻爸爸们已摈弃了这种传统观念,他们将孩子视作一位与他们平等的人,给予孩子理解与尊重。在调查中发现:

只有11.8%的爸爸认为“我是他爸爸,他要听我的”;

64.9%的爸爸不赞同“体现父亲威严要比能和孩子成为分享心事的朋友更加重要”;

而32.7%的爸爸赞同“我们一起玩,犯错也无所谓”;

92.4%的爸爸们都认为“父母和孩子能够互相打分是不错的教育方式。”

35岁,文艺青年、IT人士,7岁女孩的爸爸

“在众多的育儿哲学里,我很喜欢的理论是“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灵魂”。我常用这个哲学思想指导育儿实践。我是人,孩子也是人,一些人与人之间常见的原则是适用的。比如,一定程度的平等。所以我坚决地反对打孩子,无论孩子有什么错,你打他而他没有打你,完全因为你在身高体力方面占优势。不强求孩子一定按照我的想法行事。”

38岁,企业管理专家和创业者,

4岁男孩的爸爸

“以前家教是这样,我是老子,你是儿子,我打你还是对你好。现在演变成尊重,他不属于你,你也不属于他。从根本上你们俩是独立的。他属于他自己。他虽然现在小,你承担责任去监护他,但你没有权力去打他。还是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你去理解他,包括同理心对待。”

3

学习应以兴趣为驱动

出于因材施教、以及给予孩子平等理解与尊重的教育理念,爸爸们放下传统的权威身段,愿意给孩子更多民主,让他们从兴趣出发去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学习,并通过激发兴趣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在调查中发现:

74.2%的爸爸表示“我愿意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方向,让他们决定自己的兴趣和所需”。

40岁, 企业管理咨询顾问,5岁男孩的爸爸

“不少家长看到别人都学钢琴、学围棋,就要孩子一定也要学,而孩子如果不喜欢,就会很痛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孩子特别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就说明他的大脑构造或者思维方式适合这个东西。按照经济学上的原理,一份资源投在最擅长的领域,单位投入的收益最大。所以应该抓孩子最敏感的东西,他的特长。

你就带他接受不同的东西,让他暴露在各种机会面前,然后看他对哪个更感兴趣。当他对这个东西的兴趣逐步浓厚之后,要启发他认识到更高的东西,他会自己乐于朝那个方向去努力。”

4玩即学习

传统的中国式育儿观中,通常认为玩是浪费时间,而在现代育儿观里,科学已经广泛证实——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新一代中国爸爸们也相当认同这种育儿观:

75.8%的受访爸爸表示非常赞同“我崇尚孩子从小在玩的过程中激发他的潜力”这个观点。

而且爸爸们还特别喜欢和孩子一起玩,32.7%的爸爸表示自己是那种“我们一起玩,犯错也无所谓”的爸爸。

35岁,金融界, 4岁男孩的爸爸

“朗朗爸爸的教育理念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会玩,在玩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在他看来,小男孩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柔柔弱弱的,一定要在玩中培养出男子气概。他一直有意培养朗朗有惩恶扬善、保护弱者的概念,设计了cosplay超人、大侠等各种游戏。”

38岁,建筑师和绘本画家,2个男孩的爸爸

“我始终相信两点: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需要提出来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事情,最好的办法还是融入生活之中;孩子的天性和生理状况决定了‘玩是第一位的’,玩出兴趣来了,他自己就想学了,我们的教育引导得跟着人家的时间表来走。”

5视野重于知识

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在未来具备竞争力的人才?这是爸爸们都特别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他们从自身的人生经验中得出很重要的一点感悟是:眼界非常重要,可以决定未来。在我们的调查中:

82.9%的爸爸非常同意“我会从小鼓励孩子更多的与外界接触与他人接触。”

40岁, 企业管理咨询顾问, 5岁男孩的爸爸

“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小孩,也很努力,但输在视野。底层的孩子,和中产阶级的人差据除了资源之外,差在事业和目标。很多时候输在视野上,不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走。如果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确信朝这个方向走,大概成功的概率会比较大。成人也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

6有准备地静待花开

近几年“快乐教育”的观念在年轻父母中悄然风行,在我们的调查中:

68.8%的爸爸都认为让孩子“快乐的无压力成长”是最重要的。

然而同时,又有61.9%的爸爸表示“由于担心孩子将来在学校的压力,我会选择提前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学习承担压力”。

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并不矛盾,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有准备的静待花开”:孩子就像一株植物,作为家长你不知道也无需刻意强求它开出怎样的花朵,但要为这株植物悉心培土施肥,然后静待花开。

44岁,外企 IT高管,

2个孩子爸爸,清华博士爸爸卢克

“快乐教育,不是什么都不做就等着开花结果。

因着对女儿的先天资质有自信,在幼儿园到小学期间,卢克夫妇对女儿只进行了生活能力和艺术启蒙,从没给女儿报过书法奥数之类的补习班。女儿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也的确堪称优秀,这让卢克觉得自己的快乐教育挺成功的。接下来的“小升初”一战,却让卢克感受到了竞争的残酷,经过了几次失败的面试,卢克裁纸刀,原来还多民办初中都要看孩子的奥数等方面有含金量的获奖证书,而女儿却没做过这方面的准备。

卢克深刻地反思对女儿的教育:之前觉得都无所谓,没有给孩子树立目标,没有帮助孩子一把,让女儿没有突出的亮点。女儿各方面都很优秀,而没能给她提供更好的机会,这是父母的不负责任。”

7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赢在起跑线”,这是近十多年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早教领域的一句广告语,当时也的确击中了广大父母的心理。然而时过境迁,我们发现这种观念的影响力已经在逐渐消弭,转而被“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这个新的观念所替代。

45岁,理财专家和曾经的全职奶爸

“在玉米爸看来,人生就像跑马拉松,刚开始不用急着领先,只要跟在跑得快的人后面,别落下太远就行了。马拉松比赛最后的赢家,往往不是那些一开始就在前面的,而是一直跟着,到关键时刻能够发力冲刺的人。”

关键词:育儿爸爸

上一页1 显示全文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